- 最近更新
- 记者:深圳将申办国足6月主场与巴林的18强赛12-23
- 中超政策微调 或为U21球员增设B名单 2月22日开赛?12-13
- 新赛季中超中甲政策或微调 外援注册人数缩减1人12-13
- 媒体人:丁勇在破坏天海转让的过程中曾拉刘奕下水12-11
- 中超俱乐部身价排名:海港1861万欧排名榜首12-11
- 奥斯卡社媒晒上海生活照:I ❤️ Shanghai12-11
- 戴伟浚晒训练视频:休赛期也是备战期12-11
- 媒体人:金敬道也判了 但是比想象中要轻很多12-11
时间: 2020-04-01 中超
来源:济南时报
近日一股降薪潮席卷欧洲足坛,梅西带头,巴萨所有球员降 薪70%。C罗领衔,尤文图斯所有球员放弃4个月工资,降薪金额约9000万欧元……在这一背景下,关于中超是否应该学习欧美足坛,跟风降薪的讨论油然而生,支持者认为,世界足坛凛冬已至,只有抱团取暖方能等待春天。反对者认为,对于职业化程度较低的中国足球而言,贸然跟风降薪不但损害球员利益,更不利于中超联赛发展和中国足球职业化进程。
两种观点针锋相对,孰对孰错,留给广大球迷去评判。
正方
凛冬已至,降薪取暖
□姚正
疫情袭来,欧洲五大联赛相继停摆,各支球队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之中。一时间,欧洲足坛掀起了一股降薪风潮。关于中超是否应该“抄作业”的话题,近来也引发了相当热烈的讨论。
对此,效力于武汉卓尔的老将艾志波现身说法。艾志波认为,欧洲俱乐部之所以受到疫情的猛烈冲击,是因为随着赛事停摆,球队赖以为生的联赛分成、门票收入以及赞助收入遭受了重大损失。与市场化运作更为成熟的欧洲俱乐部相比,中超俱乐部生存之道更多是依靠投资方输血,所以跟风降薪并无必要。
然而,仔细考虑一下,不难发现,这一说法其实站不住脚。直观上看,俱乐部确实不曾“伤筋动骨”,但投资方呢?艾志波仅看到了各家俱乐部市场化程度不足的这一特殊性,却忽略了这种特殊性所带来后果。就某种程度而言,很多中超球员的薪水不是足球市场给的,而是投资方付的,部分俱乐部因此更像是投资方下属的一个部门。作为公司的员工,当公司整体面临困境时,以自己所在部门没有损失为由,置身事外,作壁上观,未免有些说不过去。
世界是一个整体,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毫无疑问,这场疫情,也已经给很多中国足球的参与者造成了极大损失。今年2月,连续两个赛季冠名重庆队的斯威汽车发布声明,宣布不再冠名球队,声明中也提到了疫情影响:“不料新冠来袭,市场困难加剧。”在这样的形势下,同为中国足球参与者的球员们,或许应当体谅一下俱乐部、投资方的难处,适当做出一些牺牲。
疫情阴云笼罩下,世界足坛凛冬已至。愈是在这样的时刻,愈是需要人们团结在一起。目前看来,球员降薪未尝不是一种可行的取暖方式。
反方
贸然降薪打了中国足球职业化的脸
□侯超
近日,随着欧美足坛及NBA开始对球员实行降薪举措,中超应该效仿的声音传出,这种观点看似善意,实则缺乏对中国职业联赛的完整认知。
在效仿之前,我们需要对欧洲足球职业联赛有明确的认知:首先,在盈利模式方面,欧洲足球联赛俱乐部已经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俱乐部收入捉襟见肘,球员们薪水下降自然不可避免。
其次,在欧美俱乐部实施降薪之前,需要经过复杂的流程。其中就包括俱乐部与球员权益代表方的“讨价还价”。尤文、巴萨等欧洲足球豪门实施降薪之前已经与球队成员达成了充分的协议,双方同意后才可以实施,当球员意见较大时,还可以通过球员工会介入,启动权益保障机制。在NBA,球队执行降薪也是根据劳资协议中的相关条款执行。
劳资协议规范了雇佣双方的行为,球员工会则为球员进行权益保障提供了基础。
然而,目前的中超联赛在经营模式与监管体系上与欧洲足球联赛存在巨大差异。因此,贸然跟风降薪并不是一件好事。
首先,贸然跟风降薪,对球员不公平。与欧洲职业联赛的球员完全“放假”不同,中超球员们目前还处于备战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实行降薪,是对球员劳动的不尊重,不仅容易打击球员备战的积极性,也不利于疫情结束之后的联赛重启。另一方面,中超球员的收入普遍由基本工资与奖金构成,其中赢球奖金占了球员收入的很大一部分。现在,联赛重启遥遥无期,球员们已经因为无比赛可踢收入锐减,如果此时再下调基本工资,显然有失道义。
其次,处于职业化进程初期的中超联赛目前主要的盈利模式还是依靠投资商的赞助,疫情导致的联赛停摆对俱乐部收益没有到达“伤筋动骨”的程度。跟风降薪,会打乱俱乐部的整体部署,反倒不利于职业联赛的正常运转。
退一步讲,就算是投资方损失惨重,不得不实施降薪的举措,也要经过完善的程序,多方达成共识才能实行。遗憾的是,在劳资关系上,中国足协不具备话语权,而且,中超联赛的球员权益保护机制还不健全,如此条件之下的降薪“协商”,恐怕会成为投资方的一言堂。
另外,目前国内大多数俱乐部并没有对球员降薪的打算,此时降薪提议的拥趸者无非是俱乐部本就经营困难,或是投资人有其他企图。
2020年,我们看到了许多球员面临不小的生存困境:天津天海被万通接手后至今仍然“生死不明”,没钱还房贷的辽足球员们不惜与俱乐部反目,走上了玉石俱焚的结局。以上事例都说明,在光鲜的外表之下,中国的球员们也面临着极大的职业风险。
职业化初期的中超联赛需要的是限薪而不是降薪,疫情之下的各俱乐部应该关注的是有序复产而不是克扣球员的“血汗钱”。在机制不健全的背景下,打着维护俱乐部权益的名义贸然实施降薪,不但损害了球员的利益,更打了中国足球职业化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