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更新
时间: 2020-04-04 中超
■中超的看台从来火爆,却也必须正视目前的现实。新华社发
其实,还要看国际足联和中国足协的态度
随着新冠肺炎的全球暴发,全世界的体育赛事都陷入了停摆状态,特别是足球。没有比赛,职业俱乐部就没有收入。因此,降薪就成了各俱乐部的当务之急,特别是削减球员的工资——疫情期间,巴塞罗那只向球员们支付三成工资。
2020赛季的中超原本定于2月下旬开打,现在已经4月初,联赛仍无望开始。疫情之下,中国的足球俱乐部是否也要降薪成了一个议题。有管理层支持降薪,有球员反对降薪,总之现在还没传出哪家俱乐部要减发球员工资。不过,有一点可以相信,各俱乐部的投资人肯定希望节约成本,但敢不敢降薪,说老实话,这得看国际足联的态度!
■新快报记者 王敌
有别于国际足坛 中国联赛缺乏造血能力
自欧洲各主流联赛停摆之后,有关俱乐部削减球员薪水的消息便屡见报端。在这股降薪大潮中,最受舆论关注的无疑是巴塞罗那的动作。为维持俱乐部正常运营,巴萨直接把一队薪水砍掉七成,甚至不惜申请《临时就业条例》。最终,梅西、苏亚雷斯、格列兹曼等人不得不乖乖就范,接受疫情期间只领取三成薪水的现实。
按照巴萨的模式,全世界的足球俱乐部都可以选择“强行”降薪。毕竟,球员领薪的前提是俱乐部有收入。当赛事停摆,转播收入、门票收入、周边收入和广告收入都没有了,俱乐部的账目上自然无银发饷。这个逻辑当然很好理解,但并不适用于中国联赛。
健康状态下,职业足球应该是一种能自负盈亏的产业。一个健康的体育联盟,是可以通过其品牌价值养活自己的。中国联赛则完全是另一种状态,俱乐部完全靠财团投资运营,自身造血能力几乎没有。广州富力俱乐部董事长黄盛华曾说:“相比集团对中超俱乐部的投入,俱乐部在其他方面的收入根本不成比例。”
正因为市场收入的忽略不计,才让中超、中甲联赛显得很是另类。疫情之下,原本有赚钱能力的职业俱乐部失去了赖以为生的体育市场,俱乐部就被迫要球员降薪。中超则是另一个状态,俱乐部本来就没有什么营收可言,所以就算联赛迟迟不开赛,对俱乐部的实际运营也没多大影响,球员依然可以按照合同领工资。简而言之,只要还有背后金主输血,中国的足球俱乐部就依然能活得下去。
俱乐部不赚钱,指望集团拨款为生,这是中国职业足球的一个特性。问题在于,在这个特殊时期,很多集团也财政压力巨大。经济大环境不好,足球俱乐部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丝毫不受影响。
联赛迟迟未开
俱乐部实现不了宣传效果
从营收的角度来讲,中超或许都算不上产业。
所谓产业,就是要能和上下游的相关产业链形成闭环,这是产业有营收的先决条件。过去5年,中超各俱乐部基本都是纯投入建设,虽然很迅猛地投入了很多资金,但这些资金都没有到产业链中去,而是囤积在金字塔的顶端,这也导致了中超俱乐部无形价值远远大于产业价值的现状。
什么叫无形价值远远大于产业价值?以球衣广告为例,中超俱乐部很少有卖出球衣广告的。对于这一现象,有中超降级队的俱乐部总经理说:“我们也不是招不到球衣上的广告,但既然养球队花了这么多钱,那还不如宣传自己集团旗下的品牌。”
如今的中超已经到了预算5亿元都难以保级的地步。2018年,有俱乐部花了8亿元,连前十都没进;上赛季,有俱乐部花了3亿元,却创造了中超降级分数的新低。明白中超烧钱多夸张了吧,预算少的俱乐部每年亏四五亿元,更多的俱乐部每年亏十亿元左右,甚至还有俱乐部每年开销二三十亿元。而且,支出中的工资占比极高,75%以上都是用于支付球队薪水。根据著名调查机构Sporting Intelligence(体育情报)公布的数据,中超球员的平均年薪高达10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724万元),这在国际足坛仅次于欧洲五大联赛,排在全球第六位。
因为所有投资人都是“赔本赚吆喝”,所以中超俱乐部的形象就更像是企业的广告牌或者宣传车,而不是自给自足的体育公司。在这种无法自负盈亏的状态下,集团更看重的是俱乐部带来的品牌效应。然而,联赛迟迟不开,俱乐部在宣传方面的意义就约等于没有,俱乐部在集团内部的边际效用会不断降低。
成立疫情工作组
FIFA可能支持降薪一半
投资足球,却起不到宣传作用,中超俱乐部老板难免会有减少对足球投入的念头。况且,疫情之下,经济大环境不好,俱乐部和集团其实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换句话说,只有集团更好地生存下去,中超俱乐部才能有更好的保障。
在这种情况下,节约开支是大方向。当然,球员合同受法律保护,俱乐部必须履行合约,而且又不能以俱乐部收入锐减为由强行降薪,所以中超、中甲俱乐部不可能随便减发球员工资。一旦被队中球员告上国际足联,俱乐部很可能还会伤及自身,所以没有俱乐部敢当出头鸟。
对中国各俱乐部来说,今年的确是降薪的机会,但前提是能得到国际足联和中国足协的支持。
事实上,作为全球足球事务最高管理机构的国际足联的确在想办法。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瘟疫灾难,国际足联已经多次开会探讨,还专门成立了疫情特别工作小组。在探讨疫情相关的议题中,有一条内容颇为引人注意,即球员在特殊时期的工资要减少一半。
国际足联强调,在特殊时期要启动特殊条款,以保护球员和俱乐部的双方利益,俱乐部和球员在商谈停摆期间的薪资问题时都要作出让步。据悉,国际足联动议停摆期间俱乐部可以只支付球员薪水的50%,以确保俱乐部正常生存。
目前,国际足联还没有对此事发布正式公告,但就传出的消息来看,国际足联很可能站在俱乐部的一边,支持对球员减薪一半。对中国俱乐部的各投资人来说,这是一个利好消息,只要国际足联支持降薪,中超、中甲俱乐部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实施节流政策了。据悉,4月9日,中超公司将召开董事会,以视频会议的形式探讨降薪议题,而中国足协也已经和各俱乐部就此事有过沟通了。
声音
艾志波(武汉卓尔球员):我们正常备战、冬训,不上班就没有工资或者减薪的大有人在,但正常上班的不给发这个理由有点不好开口啊。
特维斯(阿根廷前国脚):任何球员半年或者一年不拿工资都能生活,我们必须去帮助别人,我会很高兴去救济站帮忙,或者做别的什么。
孙迪(青岛黄海总经理):具体怎么去操作降薪这个事,国际足联、亚足联还没明确通知,我们也希望中国足协能尽快给一个指导性意见。
吴晓晖(上海申花董事长):所有教练、球员都是和俱乐部同呼吸、共命运的,相信大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一起找到一个共渡难关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