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更新
时间: 2020-04-28 中超
来源:足球报
记者陈永报道 4月20日,本报用3个版的篇幅刊出《中国足坛被欠薪者调查——来自中甲中乙球员的讲述》(后台回复“中国足球农民工”阅读该专题),选取了4家中甲中乙俱乐部作为样本,进行欠薪的调查报道,受访球员所反映出的中国职业联赛欠薪情况触目惊心:
辽足仅仅发放了1场比赛的奖金,预备队球员发放了一个月工资;宁夏火凤凰发放了2个月的工资和2场比赛的奖金;保定容大发放了3个月工资加5000元人民币,还有1场赢球奖金;广东华南虎仅仅发放了6个月工资和一小部分奖金。这就是这些球队的队员在过去16个月拿到的所有收入,以至于,很多缺乏积蓄的球员如今面临还不起房贷、连生活费都出现问题的窘境。
这是中甲中乙的情况,根据记者的了解,中超多家俱乐部在今年开始出现了欠薪现象,疫情是主要的因素之一,比如有俱乐部只发放了一定额度的补贴,但导致中超俱乐部陷入困境的不仅仅是疫情,和整个行业全面收紧投入相关,有消息显示,本赛季的部分转会仍旧没有完成费用的支付,甚至,俱乐部之间已经出现“三角债”的现象。
▲今年在上海召开的联赛政策研讨会上提及了“抑制足球泡沫”
中超、中甲、中乙,都出现了财政方面的问题,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俱乐部出现整体困境,这已经是现实:昔日一掷千金的俱乐部如今开始了精打细算,昔日精打细算的俱乐部,陷入了怎么算都算不过来的尴尬之中,无奈只能欠薪。
这一切的背后,其实反映了一个最简单的问题——经济,其中又分为经济大环境和投资商行业环境两个层面。在经济大环境方面,首先是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部分行业受到冲击,其次则是疫情的影响。
至于在投资商的行业环境方面,让人忧虑的是,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投资人存在行业单一的现象,在中超和中甲,房地产行业的投资者占据半数之多,反映中国职业联赛过于依赖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房地产行业只要有风吹草动,都会严重影响职业联赛的财政,影响中国足球的发展。
▲中国职业足球对房地产行业的依赖性显而易见
2019年1月26日,《经济观察报》报道称:2019年可谓中国经济转型调整最为关键之年。
当时对2018年的评价是:“刚刚过去的2018年,贸易摩擦超出预期;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10年后,总体上产能过剩、债务高企和金融资产泡沫隐患没有缓解,甚至更为严峻,市场震荡加剧,年底全球股票市值比年初高峰时减少了18万亿美元以上。2017年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三大攻坚战全面推进,“去杠杆、强监管、防风险”成为重中之重。但缺乏清晰的目标和有效的协调之下,多部门同时发力,造成实体经济流动性紧张,股、债、汇承压,民营企业经营困难,到下半年政策层面遂做出深刻调整。”(援引《经济观察报》,文/王永利)
2020年3月18日,每日经济网发表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会议: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文章援引央视新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3月18日召开会议,分析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研究部署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指出,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紧迫感,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积极有序推进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近年来我国GDP增速同比、环比均呈现放缓态势(via 国家统计局官网)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是过去两三年出现得较多的词语,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GDP的增速逐渐放缓。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几乎每个行业都是赚钱的,但在经济增速放缓之后,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就取决于自身的技术、战略、管理等多个方面,而且不少企业还受到了非常明显的行业政策方面的影响,哪怕自身再努力,也抵不过行业的衰退。
还需要说明的是,目前中国经济为了成功转型,政府方面也加大了对企业违规行为的监管力度,这导致了一批质量相对低劣、尤其是具有明显投机属性的俱乐部投资人失联或者撤退。这个总体的趋势,其实也是最近一两年不少中甲中乙俱乐部逐渐退出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大环境的另一个影响是疫情所带来,疫情对于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根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4月18日在官网发布的消息,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065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186亿元,下降3.2%;第二产业增加值73638亿元,下降9.6%;第三产业增加值122680亿元,下降5.2%。
▲2020年第一季度我国GDP初步核算结果(via 国家统计局官网)
在分析中国职业足球的财政状况之前,先来看一看中国职业足球投资商的相关情况,中乙俱乐部投资情况极为复杂,故本文仅仅列出投资情况相对清晰的中超和中甲的投资商(或主赞助商)及主营业务的情况。
中超俱乐部主投资商及主营业务如下:
▲带*为国企或央企
2020赛季中超联赛的16家俱乐部,有9家俱乐部以地产业务为主营业务,包括恒大、国安、卓尔、建业、一方、华夏幸福、富力、申花和永昌。
另外6家分别是电力(鲁能)、港口(上港)、开发区(泰达),这3家为国企,此外还有3家:电商和家电零售(苏宁)、体育(重庆)、黄海(制药)。
天津天海的情况较为特殊,此前的权健俱乐部因为相关法律问题,由天津市体育局托管一年并更名为天海,目前无主营业务,在万通介入之后,仍然在等待足协是否准入的最后意见。
中甲俱乐部主投资商及主营业务(18家,含解散或者即将解散的俱乐部)如下:
▲带*为国企
在18家中甲俱乐部中,解散或即将解散的俱乐部有3家:广东华南虎、四川FC、辽足。
其余15家俱乐部,以房地产为主营业务的俱乐部有7家:佳兆业、人和、恒丰、亚泰、绿城、梅州客家和天山雪豹,另外一家俱乐部疑似关联房地产俱乐部。
此外国企投资的俱乐部2家:成都兴城以及北京北体大。
此外2家俱乐部情况复杂,分别是内蒙古中优和陕西长安竞技。
其余4家俱乐部分别从事饮用水(黑龙江火山鸣泉)、煤炭批发销售(南通支云)、投资(泰州远大)和民办高校(沈阳城市)。
通过以上统计,可以发现,在中超和中甲总计34家俱乐部中,有4家俱乐部准入情况待定,或者确定无法准入,分别是天津天海、广东华南虎、四川FC、辽宁宏运。其余30家俱乐部,主营业务为地产的超过了一半,总计16家。
毫无疑问,中国足球职业俱乐部投资商存在行业单一的现象,房地产商超过了一半的数量,若房地产这个行业出现风吹草动,就会严重影响到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健康发展。
▲2019年至今全国房地产商品房销售情况(via 国家统计局官网)
再来看房地产行业的相关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4月17日发布的消息,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21978万平方米,下降26.3%;商品房销售额20365亿元,下降24.7%,降幅分别比1-2月份收窄13.6和11.2个百分点。
目前,中国房地产行业仍旧维持收紧的调控政策,根据《华夏时报》记者刘诗萌的报道,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统计,2月21日至4月23日期间,全国至少有10个城市出现了“政策一日游”的现象,包括广州、驻马店、宝鸡、济南、海宁、柳州、青岛、赤峰、荆州和淮安,相关购房放宽的政策条款被撤回或调整。购房放宽的政策条款被撤回,意味着房地产调控政策仍旧在收紧阶段。
当然,华夏时报的报道也表示:“目前来看,通过人才政策调整限购、公积金政策和救企业的政策大部分都可以执行,但降低住宅购房信贷的首付政策全部收回了。”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各地松绑的政策内容不一,但都出现了只要媒体集中报道就撤销的现象。整体看,短期房地产政策收回的基本都是因为微调力度过大,收回的基本都是刺激市场的而非稳定市场的政策,能够落地的政策基本是救企而非救市。”
这意味着,房地产企业的生存受到了一定的保护,但整个行业却很难活跃。
▲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受疫情打击明显(via 国家统计局官网)
根据公开的消息显示,已经有不少房地产企业为了回流现金,开启了打折促销的销售模式:比如网上盛传的69折、75折、78折、81折等等,且附带其他的优惠政策,此外,在不同的城市,不少开发商纷纷降价,降价幅度也在75折到8折左右,以济南为例,至少有4家大型房地产企业都采取了低价促销的政策。
如此一来,实际上已经触及了开发商的最低线:以济南为例,某小区成交楼面价为13000元(楼面价是指单位建筑面积分摊的土地出让价格,计算方法是:出让土地价格除以该土地允许的最大建筑面积),但这个小区最新的成交价格已经低至13500元。这意味着,通过打折降价来进行促销,虽然能一定程度刺激销售额,但净利润恐怕会出现大幅度的下滑。
尽管有公司拿出了一季度增长超过20%的数据,但这只是个案,据国家统计局的全国商品房销售额下降幅度高达24.7%的数据,这可以说明更多的开放商面临着困境。
此外,根据澎湃新闻4月24日发布的报道,截至4月21日,今年重点监测城市流拍率升至21.8%,较2019年增加了5.8个百分点。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25822万平方米,比2018年下降11.4%。2019年房企买地的积极性差了很多,一方面说明在长期调控的背景下,有的房企可能信心不足,另外也有企业受困于紧张的资金链。
房地产的发展情况存在各种不明确,房企的生存可能也不存在大问题,但短期内,投资中国足球的房地产企业注定无法拿出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足球之中。
▲1—3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33566亿元,同比下降13.8%,降幅比1—2月份收窄3.7个百分点(via 国家统计局官网)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2%和6.0%。其中3月份,自动售货机、售票机,电子元件,集成电路,城市轨道车辆,太阳能电池产量分别增长35.3%、16.2%、16.0%、13.1%和3.4%。3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8.9%,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9.9%。工业机器人和发电机组产量分别增长12.9%和20.0%。
这说明,科技成为了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新的战斗力,但纵观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的投资商,几乎没有高新技术企业。
在中超联赛投资商中,仅有江苏苏宁的苏宁集团以及青岛黄海的黄海制药有望迎来利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高技术服务业中,电子商务服务投资增长39.6%。此次疫情的爆发,带来了社交距离的暂时拉远,电商可以发挥的作用加大。此外,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生物药品制品制造业等与抗疫相关行业投资保持增长。”作为制药行业的青岛黄海制药,显然也迎来利好,但是,苏宁和黄海,仅仅是中超极少数的投资商,而且青岛黄海规模较小,对于中超整体的财政环境无法带来大的改善。
▲中国职业联赛能否熬过这次寒冬?
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来看,答案非常简单:未来一段时间,中国职业足球的整体投入将会呈现全面收缩的态势,实际上,2018赛季末和2019赛季末的中甲中乙退出危机已经显示了这一点,2019赛季中超也已经开始收缩投入,多家俱乐部大幅度降低了奖金支出,并寻求转出球队的高薪球员到了2020赛季的转会窗口,一名国脚级球员寻求转会到豪门俱乐部无果,所有俱乐部在外援市场上都没有大动作,这清晰地表明了中超全面收缩的态势。
按照目前的情况,一两年之后,随着中超高薪球员合同到期,中超整体薪酬支出有望出现腰斩的现象,加上奖金的大幅度降低,未来中超投入可能比巅峰期的2017、18赛季收缩不少于一半,整个中国职业足球的投入会呈现大幅度下降的态势。
期待的是,这种收缩是去泡沫化的过程,而不是变成彻底收缩,目前国家层面保持对足球的高度关注,也相信经过调整之后,中国职业联赛迎来更加健康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