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更新
- 足坛品牌价值榜:皇马反超曼联领跑!英超BIG6进前1001-18
- 球员声音 | 奥斯塔彭科:我没完全准备好迎接新赛季01-15
- 大满贯年度五大逆转:费德勒温网浪费好局被淘汰居首01-07
- 费德勒遭讽刺:缺席法网只因赢不了01-07
- 王蔷圣诞前夜公布恋情 2018事业爱情双丰收01-07
- 纳达尔的2018,打多少分?12-07
- 斯维托丽娜:下一站,天后?12-07
- 官宣!法网宣布与劳力士展开合作关系,劳力士成全部四大满贯官12-07
时间: 2018-09-01 法网
历经了两周的厮杀之后,四名最好的红土球员会师决赛,决出了最重要的两项冠军——纳达尔捧得了法网第11冠,他的第17座大满贯冠军奖杯,而哈勒普则收获了她迟来的大满贯首冠。他们的故事激发的是两种非常不同的情绪。而这,朋友们,就是网球的缩影啊。
照例,《体育画报》的专栏作家Jon Wertheim又给出了他大满贯后的50个思考,而且幽默依旧。我们节选其中最有趣和最感动的部分以飨读者,毕竟数百场比赛的一届法网,很多故事和趣闻还是会被漏掉。
· 纳达尔第11次捧起了火枪手杯,这并不让人意外。出乎意料的是,作为一个因为打法消耗身体而被认为会轻易受伤的球员,他在32岁之时还能如此强大。
· 蒂姆2016年在法网打进半决赛,输给了最后的冠军德约。接下来的一年他再次跻身四强,输给了最终夺冠的纳达尔。今年他负于纳达尔获得了亚军。我们把这叫做“过程”,他总有一天会捧起那座奖杯的。
· 如果没能在罗兰·加洛斯带走冠军,哈勒普即使不崩溃,也会非常失望。而在决赛中输掉第一盘后,她重新定义了自己。我们都说,这是网球之神终于做了件正确的事情,让好事降临于好人。可能吧。但本质上,这是一个有关运动员释放了自己殊死拼搏的战斗之魂,改变策略,经受住了体能的考验,并最终取胜的故事。
· 斯蒂芬斯一度离拿到冠军只差两局,但哈勒普实现了翻盘。不过,斯蒂芬斯大可不必感到失望。她取得了法网最佳战绩,证明了自己在红土场上也极具威胁,并且又一次在大场面提升了自己的水平。一年前斯蒂芬斯还在养伤,生涯前途堪忧,如今她已成为网坛的一股势力。
· 马胡/赫伯特击败马拉赫/帕维奇夺冠。这可能是整站比赛中我最喜欢的时刻。
· 切基纳托的故事在半决赛被终结。但在他之前,还从来没有哪一位球员刚在大满贯单打赛场上开胡就连下五场——他战胜的球员包括戈芬和德约。这会是“昙花一现”,还是这位25岁的意大利人取得一系列成就的开始?
· 拉提莎·詹的前搭档辛吉斯在上赛季末选择了退役。但拉提莎依然能拿下大满贯,在法网,她和多迪格搭档拿到了混双冠军。
· 阿根廷人迭戈·施瓦茨曼打进八强,还在纳达尔身上拿到一盘,这两件事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作为一名身高1米7的球员,他已经来到前十边缘(No.11),赞美他,也赞美网球包容不同体型球员的能力。
· 迫切想要打比赛的小威再次携手与姐姐出战双打。在“以赛代练”的环境下,她仅用一周就找回了比赛状态。但或许正是因为参赛过密,小威因为胸肌拉伤不得不选择退赛。好消息是她能够赶上温网,没那么好的消息则是我们应该没法在双打签表上看到她了。
· 德约会打草地赛季吗?被切基纳托击败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他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正如一位声望不错的前球员和我说的——你无法忽视他和鳄鱼的合约。而且他还会有其他的动力,这些都会促使他前往温布尔登。
· 网球比赛没有固定的比赛时长,但比赛耗时是一个很关键的数据。小兹维列夫三次在1:2时上演逆转,这充分证明了他有着战斗本能,体能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1/4决赛,他筋疲力尽,没作什么抵抗就输给了蒂姆。接下来,在到处都能听到约克郡口音的温网,他会有怎样的表现?
· 为什么要加大力度监管低级别比赛?这次的法网给我们提了个醒:因为有些不守规矩的球员会在之后“毕业”来到更高水平的比赛。在法网前夜,尼古拉斯·基克因为被认定参与操纵比赛而被移出了法网正赛签表。他的违规行为发生在数年之前意大利的一站小比赛中,但当制裁降临到他身上时,他已位列前100。
· 如果你是莎拉波娃,你在法网后会有什么想法?是会为在罗马赛的出色表现之后,又在法网闯进第二周并确保以种子身份出战温网而高兴?还是会为在1/4决赛中脆败于穆古鲁扎而灰心?毕竟,在这场比赛中,你的表现完全被穆古鲁扎压过,仅仅拿下了三局。
· 这是达文波特担任凯斯教练的最后一站比赛,而凯斯也跻身四强,打出了值得自豪的表现。接下来凯斯会和大卫·泰勒合作,这位澳大利人刚和快人快语而又——让我找个委婉点儿的词——有主见的奥斯塔彭科和平分手。
· 还在发酵中的大新闻:费德勒会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和耐克保持合作吗?还是说他会改换门庭,不排除加入一个时尚品牌?又或者,他会与优衣库签下合同,并更换球鞋赞助商?如果他确实要离开耐克,那“RF”这个子品牌怎么办呢?
· 我们都说巨头统治的分崩离析更像是“泛大陆”的分裂而不是宇宙大爆炸。但在法网,纳达尔是八强以后巨头的唯一代表。去年的温网是迄今为止“五巨头”最后一次集体现身签表,而今年穆雷能否参加还有待观望。
· 去年奥斯塔彭科赢得了女单冠军,而今年她就没那么成功了,在赛事的第一天,她输给了科兹洛娃。而科兹洛娃输给了西尼亚科娃,西尼亚科娃输给了斯特里索娃,斯特里索娃输给了普汀塞娃,普汀塞娃输给了凯斯,凯斯输给了斯蒂芬斯......
· 斯维托丽娜在第三轮不敌布扎内斯库,又一次交出了让人失望的大满贯答卷。不管合不合理,这就是职业网球的现实:你得在大满贯积累声望,它们就像帐篷的四根杆子,只有它们才能将帆布撑起来。在布里斯班或者罗马这样的比赛夺冠很不错,但它们毕竟不是大满贯。
· 这是每个大满贯都不能幸免的问题,但在法网这个问题尤其严重——到处挤满了热情的粉丝。外场看起来就像高峰期的地铁车厢,你上个厕所都要错过好几局。与此同时,更多地出现在转播画面中的大球场却经常空出一大块。造成这个现象的部分原因在于赛程安排(为啥是个活着的法国球员就要安排在大球场?),另一部分原因则在于那些高高在上的人不关心这些。
· 法国网协对于翻新球场的前期工作做得不错。今年的一些成果,包括新建的接待处和给人愉悦观赛体验的18号球场都是不错的征兆。
· 继糟糕透顶、bug数不胜数的澳网官网之后,法网的技术团队也刷新了下限。应用商店里的评分和评价已经足以说明他们有多差。这就是IBM的突然撤出给网球带来的灾难……
网球是一项涉及到多个时区和复杂转播安排的运动,技术已经不是吸引观众的手段,而是留住观众的手段。而澳网和法网在这方面做得很差,希望温网能让大满贯在技术上的表现有所改观吧。
· 马科·特伦格利蒂为了一个幸运落败者的席位拖家带口从巴塞罗那赶到巴黎,这件有趣的事迹一度成为了赛事的焦点。但它也体现出球员为了一个正赛资格会有多拼。而相比之下,一些外卡人选就显得有些尴尬,特别是那些“互换外卡”球员——除了温网以外,其他三大满贯都会交换外卡名额。处于上升期的诺阿·鲁宾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得以参加正赛,他在第一轮对阵伊斯内尔的比赛中表现尚可。但排名173位的他得以直接参加正赛,迄今最后一位击败费德勒的球员科基纳基斯(排在第148位)却不得不去打资格赛并最终未能突围,你要怎么阐述其中的合理性呢?
· 一个网球解析学问题:如果一位选手除了一发什么都不在乎了,她会宁可双误也不降低一丁点儿球速吗?如果你想知道答案,就去看看吉奥尔吉的比赛。在4-6/6-1/8-6逆转吉奥尔吉后,斯蒂芬斯对记者说:“她打球的方式有点疯狂,不过挺好的。”
· 似乎现在每项赛事都会冒出一个美国校园网球的受益者,比如参加本届法网的卡梅隆-诺里,就是前德克萨斯基督教大学的队员。但这都不重要,比一下学历,罗马尼亚的左撇子选手布扎内斯库可拥有博士学位,而且她的世界排名也在逆袭之中。
· 每个大满贯都要提及,现在也不例外,球员伤病问题已到了让人无法容忍的地步,但现实情况是网球大佬们更喜欢去探讨法网应不应该安装鹰眼、小威该不该获得种子席位这样的问题,所以我们还是散了吧。
· 大学里有这样一种孩子,她们孤芳自赏、情绪化,对待任何事都有强烈的个人观点,表现出各种的不能忍……然而她们还很聪明且极具个人魅力。好的,在网坛这样的女孩就是科内。
· 据我的线人爆料,就是否在红土赛事中使用鹰眼一事将在温网前的球员议会中做重要讨论。可以明确的一点是,决定权在球员手里。事实上,现在大部分的红土赛事都安装了鹰眼系统,赛事主办方也做好了使用鹰眼的准备。但关键因素是必须球员自己要求使用并且愿意接受鹰眼带来的一些附加问题。据多方消息,我们听闻哈勒普的经纪人、马德里赛的老板艾昂-缇瑞亚克本打算单边启用鹰眼系统的,但最终还是被ATP方面给压住了。
· 我们总是在谈“四巨头”,其实也要关怀一下“四霉头”——四个成绩从未达到与他们实力相符的网坛失意者。他们都是极其优秀的选手,但错生在了四巨头的大时代下。费雷尔和伯蒂奇均在本届法网首轮出局;孟菲尔斯依旧花俏,但也仅撑过前两轮就败给了戈芬;至于特松加就根本没能参赛。
· 特伦格利蒂——本届法网童话故事的缔造者,有些人称他为真正的幸运落败者,各种神奇巧合的搅拌让特伦格利蒂成为人人皆知的“大人物”。但在法网历史上,还有比他更为辗转的参赛者,他的名字叫埃比-西格尔。50年前,1968年的法网是历史上首届的大满贯公开赛:“当时的选手为了抵达罗兰-加洛斯球场可谓费尽周折。有很多法国以外的参赛选手,他们来巴黎的路径也是五花八门。有这么一位信念坚决的南非选手,为了打法网,他在日内瓦买了一辆野马跑车,车里预备了一个金属桶装汽油,然后一路从瑞士奔到赛场。这个人就是埃比-西格尔。”
· 很难想象,还不到一年时间,马泰克就从她温网的重伤中回到了赛场,这要得益于发达的现代医学。本届法网,马泰克在首轮击败了拉尔森,还赢得了一场双打胜利。但在此时,我们还不清楚马泰克是否已经准备好重返温网,她受重伤的一幕仍历历在目。
· 法网第二轮,当卡萨金娜与菲利普肯斯踏进赛场准备比赛的时候,惊喜突然而至!护场员已冲洗完球场——他们以为当天该球场的比赛全都打完了……看着满眼的泥泞,卡萨金娜和菲利普肯斯不得不被更换其他到球场比赛。
· 新闻发布会中的故事可就更有趣了,我们最喜欢的一幕发生在佩特科维奇的发布会中。
佩特科维奇:好吧,我可不是要在这儿炫耀什么,像我往常那样……但说真的,我的确不喜欢体育电影,我喜欢艺术片。所以我也说不清楚,我喜欢的法国新浪潮电影看上去挺无聊的,但那些一股阴郁劲儿的人还都挺美的,里面总是很多三角恋,而且最后没有人会开心,或者以死亡作为结局。但那就是我喜欢看的电影。
然而,当时那位记者的提问是:你觉得跟哈勒普对抗有多大难度?
原文:www.si.com
作者:Jon Wertheim
编译:江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