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更新
- 武磊伤情短期难恢复 已提前回国缺席客战巴林11-12
- 足球报:利空出尽 只待利好?--2024中超总结11-11
- 2024中超总结:裁判需提升 全面公开评议最大亮点11-11
- 中超总结:低质外援拉低中超水准 依赖症仍然明显11-11
- 2024中超总结:比赛激烈 但技战术水准需要提升11-11
- 国安2025已启动!塞鸟接近加盟 新帅或仍选欧洲11-11
- 申花第一射手到底靠不靠谱?路易斯将继续靠谱11-11
- 国足做好两点才有机会拿分 彼此视对方为最弱?11-11
时间: 2024-01-04 中超
来源:体坛周报 王晓瑞
“报5上4”变成“报5上5”,足协进一步放宽对外援上场的限制。同时,“异地搬迁”获有条件放开、允许俱乐部在2024-2028赛季对所属球队冠名,加上俱乐部股权转让规定的细化,1月3日上午,足协连颁四项新政。而围绕这些新政的背后,无不透露一个信号——中国足协正力求在职业联赛领域内实现“破局”。
破局思路从何而来?
在四项新政中,最受瞩目的就是允许异地迁移和放开球队冠名。此前有消息称,这两项政策的实施,很可能还要经历一个半年至一年的梳理期,结果却是“先睹为快”。
对于异地迁移和放开冠名的可行性,过去数月,中国足协、中足联筹备组曾多次深入研究。除了众所周知去年11月在苏州召开了联赛工作会议,过去一段时间,足协还曾前往多个地方协会、地方俱乐部,相继展开了全国足球大调研。反馈显示,自主客场赛制恢复后,三级联赛运营活力总体提升,但各家俱乐部的情况参差不齐,有好有坏。而本着促进职业联赛长期、稳定发展的愿望,最终还是在联赛工作会议上,将各界所关心的政策问题,拿上台面予以讨论。而在当时,最集中热议的话题,无外乎是异地迁移、股权转让、中性名政策和是否开放冠名。但本着总体稳定的思路,新政推出时间并未被提到议事日程上。
但就在准入工作得到推进的这一个月,足协在梳理政策制度的同时,改变了原有的初衷,认为“成熟一项政策,便可推出一项。”比如开放球队冠名,经过审慎研究分析,认为俱乐部要求完善俱乐部和球队名称的建议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前提条件还是要坚持俱乐部名称非企业化(中性名),允许俱乐部在2024-2028赛季对所属球队冠名。
无论放开球队冠名,抑或允许异地迁移,也都是有门槛和条件的。比如俱乐部所属球队不得接受俱乐部股东的字号、商号或品牌(包括与其相似的汉字或词组)的冠名、一支球队仅可接受一个赞助商的冠名、不同俱乐部的球队不可被同一赞助商(包括其前十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字号、商号或品牌)冠名,特别是第三点,这是防止关联关系和利益输送的一项措施。至于异地迁移,同样也有条条框框,最引发关注的一条,就是俱乐部完成变更注册会员协会后,原则上5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变更,这也是为了避免如北京人和的“流浪者队”现象,尽可能地保证一家俱乐部相对稳定在一个城市,培养球迷群体以及球迷文化。
实际上在新政发布之前,各俱乐部早有心理准备。上月,足协又向各俱乐部书面致函,进一步征求意见的同时,也表达出以总体稳定为基础再调整的愿望。其目的还是要激活俱乐部的经营活力,促使联赛向着好、更快、更健康的方向发展。例如异地迁移,中国足协相关负责人解释道,“这项政策调整主要是考虑到一些俱乐部的现实状况,使俱乐部获得更多的支持与资源,让俱乐部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外援多上半个影响微弱
四项新政中唯一一条有关竞技的,就是微调外援上场名额,即在中超,由“7654”调整为“7655”政策,每场比赛可最多报名5名外援,同时最多登场5名外援。同理,中甲改为“4333”,每场最多报名3名外援、最多登场3名。
对这一政策的改变,外界首先联想到的,还是与亚冠精英联赛、亚冠接轨,但事实上,这一设想最先源于足协在调研过程中,从俱乐部得到的一个普遍反馈——外援报名人数和上场人数不一致。特别是个别球队的第5外援,对此怨言和意见很大,也极容易引起管理问题。因此从简出发,还是统一标准,确保人数一致。当然,放宽外援政策的另两个初衷,也是希望提升联赛水平,同时刺激球员流动。
不过从上赛季后半段来看,不少球队尤其是几家大俱乐部,如海港、泰山、申花、国安,都出现了很难同时用满4外援的现象,这也说明了在缺少超级大牌的情况下,外援对中国一流球员的影响力正逐渐降低,甚至还有人被后者挤掉替补席上,而这个现象在日韩联赛也很普遍。因此,外界期待的“报5上5”同时首发,甚至同时踢满90分钟的场面,恐怕很难在新赛季得到推广。即便“报5上5”同时首发,对比“报5上4”的最极端情况,也只不过是第5外援的出场时间,由替补二三十分钟左右,增加到首发六七十分钟。
显然,这与外界所担心的“外援名额增加之后,挤压本土球员生存空间”,还是存在一些区别。实际上,由“报5上4”微调到“报5上5”,也表明决策者们在这个问题上慎之又慎,包括未来如何接轨亚冠,还得需要通过微调后的实战测试重新思量。